面對集團創新業務在本地部分合作銀行出現的代償率偏高挑戰,淮安分公司近期主動求變,精準發力,通過創新建立并實施“重點情形聯合盡職調查機制”,顯著強化了業務風險的前端識別與防控能力,有效扭轉了過往對銀行推薦項目依賴“免盡調”的被動局面,為壓降代償率、守住風險底線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新路徑。
近年來,隨著集團創新業務在淮安地區的深入推廣,部分合作銀行因其內部審查流程對“免盡調”模式的依賴,導致其推薦項目的潛在風險未能被充分識別和有效評估,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業務的整體代償水平。為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淮安分公司果斷決策,以“聯合盡職調查”為核心抓手,致力于重塑風險防控的前端機制。
在集團整體風險管理框架指導下,淮安分公司結合地域特點,精準劃定了六類必須啟動聯合盡職調查的關鍵情形,實現了風險管控關口的顯著前移:
嚴控大額新增,筑牢首道防線。明確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單筆500萬元以上,及其他合作銀行單筆300萬元以上的新增業務,強制啟動聯合盡調,通過銀擔雙方共同評估,最大限度減少信息不對稱可能引發的重大風險。
盯緊體系內轉入,防范“風險倒灌”。對于從體系內其他擔保公司轉入,或由集團本部直接承保后轉入的項目,一律實施聯合復評,重新審視項目現狀與風險點,確保風險處于可控范圍,防止風險不當傳導。
深究銀行“換手”,洞察真實動機。凡遇到企業貸款在不同銀行間發生“換手”操作,而擔保責任仍由我方承擔的項目,必啟動聯合盡調,重點核查銀行變更背后的真實原因,有效排除因企業自身資質惡化導致的轉貸風險。
審慎承接銀行轉化業務,杜絕“風險接盤”。對合作銀行擬將其原有的信用貸款或抵押貸款轉化為由我集團擔保的業務,堅持聯合盡調前置,深入分析業務轉移的深層次原因,審慎評估,避免成為銀行潛在不良資產的承接方。
鎖定高風險合作銀行,實施“重點監管”。對歷史代償率超過2%的合作銀行,將其推薦的所有新增項目自動納入聯合盡調范圍,進行更為嚴格和全面的交叉驗證與風險評估,從源頭上遏制高風險源的持續輸入。
響應風險預警信號,做到“即觸發即響應”。一旦監測到在保企業出現財務狀況顯著惡化、涉及重大法律訴訟、發生多次逾期等預警信號,無論項目金額大小或客戶新舊,立即啟動應急聯合盡調機制,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查勘,共同商議風險緩釋對策,實現風險的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置。
自該“聯合盡調”機制投入試行以來,淮安分公司已對多個符合上述情形的項目啟動了聯合調查程序。通過這一機制的嚴格過濾,已成功否決或促使多個高風險項目進行了優化調整,顯著提升了項目風險篩查的精準度。此舉預計將對有效壓降淮安地區創新業務的整體代償率產生持續的積極影響。
展望未來,淮安分公司將持續優化和完善“重點情形聯合盡職調查機制”,將其作為淮安地區特色風控舉措深入推行,不斷夯實風險管理根基,為集團創新業務的健康、穩健、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